歷史沿革
1933年,國民黨中央頒布《師范學校法》及《師范學校規程》,要求各省劃定師范區,每區設置師范學校一所。浙江省教育廳當局“感浙南師資缺乏,教育落后,擬在浙南創辦獨立學校,已在計劃中,因省庫支絀,一時未能實現”。是時,溯初先生在上海經商,聞訊后即將私立鄭樓小學校舍(估價約三萬一千九百銀元)捐歸省有,以創辦溫州師范學校。
1942年浙江省瑞安師范學校創建。
1943年浙江省平陽師范學校創建。
1956年,溫州師范專科學校創建。
1958年,溫州師范專科學校升格為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師范學校并入溫州師范學院。
1964年,溫州師范學院改建溫州地區教研函授站。
1971年,溫州地區教研函授站改建溫州地區五七師范學校。
1971年,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地區五七師范學校、溫州地區五七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溫州地區師范專科學校。
1974年,溫州地區師范專科學校改建溫州地區師范學校。
1978年,溫州地區師范學校升格為溫州師范專科學校。
1984年溫州大學、溫州幼兒師范學校創建。
1987年溫州師范專科學校升格為溫州師范學院。
1992年,溫州教育學院并入溫州師范學院。
2001年,溫州幼兒師范學校、瑞安師范學校、平陽師范學校并入溫州師范學院。
2006年,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專科)合并組建新的溫州大學。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2012年6月,根據《溫州大學學區制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方案》,學校專門成立三個學區,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務的部分功能轉由學區負責。
2015年,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溫州大學聯合招生本科生。
2016年,入選“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名單;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獨立為溫州商學院; 溫州大學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合辦碩士聯合培養點; 溫州大學-浙南科技城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新材料與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 意大利分校隆重揭牌。
2017年,榮獲廣州日報全國應用大學排行榜第一名。并且入圍校友會全國非211高校百強榜單。
2017年,溫州大學與韓國國立群山大學聯合舉辦創業博士項目。
師資隊伍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占地總面積1985畝,分茶山校區和學院路校區。學校校舍面積101.2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39億元,校本部館藏紙質圖書178.8萬冊,電子圖書約177.5萬冊,各類中外文電子期刊和資料數據庫78個。學校本部下設15個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1人,各類成人繼續教育學生9846人。
學院概況
繼續教育學院位于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設施完善。學院現有教職工50人。“規范、內涵、特色、品牌”的理念貫穿于學院發展各辦學業務和全過程,質量建設成為學院主體業務的共同追求。
學院辦學范圍包括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學歷繼續教育主要包含函授夜大、遠程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學歷層次涵蓋專科、本科、研究生;非學歷繼續教育為各級各類培訓、進修等辦學業務,項目有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浙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訓、教師資格證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軍轉干部培訓、全國計算機等級考前培訓、出國留學語言培訓等。截止2022年10月,學院共有函授在籍生17389人,全日制自考助學1039人,職業技能培訓生564人,遠程教育在籍人數844、非全日制研究生837人,年社會培訓近10000人次。
學院努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學校田徑運動會、籃球賽、歌舞組合大賽、十佳歌手大賽、技能競賽、育英講壇、畢業生晚會、公寓文化節、新老生交流會等系列活動,在各項活動中均取得優秀的成績。
學院繼續教育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大力推進數字化改革,在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網絡招生宣傳、多媒體教學、計算機實驗室教學、數字報告廳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快了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強化開拓意識,增強開發能力,創新辦學模式,不斷總結繼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大力推廣“送教入企”、“送教進警”、“專本銜接”等辦學模式,積極開拓開展新的辦學內容,構建功能完善的繼續教育平臺,營造良好的成人繼續教育環境,為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和構建學習型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