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直播cctv5/6月8日nba总决赛回放/CBA深圳主场门票/NBA19赛季

發布日期2015/1/23 14:56:04

游思天人際,幸留高文垂千古;管領絕續間,又傷學苑弱一人。”1月9日20時49分,我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儒學泰斗、山東大學終身教授龐樸先生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旅程。

謙和君子,大家風度,這是先生留給人們的印象;孜孜不倦,治學嚴謹,這是每個與先生有過學術交流的人對他的評價。龐樸先生的身上有著一股濃烈醇厚的文化氣息,通過他,你就會深深地被中華傳統文化所折服,并情不自禁地為中華文化鼓掌。

“他是一個很杰出、很有創見的學者,跟各方面的人都能和諧相處,絕不會盛氣凌人。”北京大學教授湯一介生前曾這樣評價龐樸。這位一生都在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奔走呼告的宿儒,總能在點滴之間展現出謙和君子的形象,極具大家氣度和風范。

龐樸:儒學文化的守望者

資料圖片

始終對傳統文化抱有溫情

1928年,龐樸出生于江蘇省淮陰縣一個普通家庭。根據先生的博文《我的語文老師們》自述,龐樸幼年時的啟蒙教育主要是受到略有文化的爺爺對他的影響。直到1939年,他才到私塾接觸了正統的古典文化教育,先后習讀了《三字經》《千字文》《詩經》以及神童詩、千家詩之類等。龐樸曾回憶說:“小時候讀經,對于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對于長大后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立身行道,有很大的好處。”

龐樸先生真正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是從1952年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哲學開始的。兩年后,他畢業回到山東大學教馬克思主義哲學。龐樸認為,要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首先應該了解中國哲學思想,遂決定轉到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20世紀60年代,龐樸先生和葛懋春先生以魯春龍筆名發表系列文章,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哲學,在學術界嶄露頭角,引人注目。70年代,龐樸先生提出了“火歷”說,再現了一種遺逸已久的上古歷法,獲得天文史學界的高度評價。

面對全盤西化的社會思潮,1982年,龐樸在《人民日報》發表了《應該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一文,率先發出重視文化史研究的時代呼聲,引起學界的強烈反響。在他看來,“文化不但有時代屬性,更有民族屬性。民族屬性意味著文化絕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超時間、超空間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不是只有一種模式,而是有許許多多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每一種文化都首先是某一地域的文化,文化的首要屬性是民族性,其次才是時代性;中國的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也絕不能西方化”。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學典說:“這非常不易,證明龐樸先生始終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有強烈的文化自覺。”

20世紀90年代,龐樸先生致力于中國辯證思想的研究,提出了“一分為三”說,揭示了中華文化的密碼和精髓;同時期龐樸先生對馬王堆帛書和郭店楚墓竹簡的研究,揭開了思孟五行說等千古謎團,博得了海內外學者普遍贊譽,成為當今學界所推重的權威學者。

一生事業在名山

“先生是當代著名的儒學研究大家,識貫古今,學通天人,在國內外學界有著廣泛影響和崇高聲譽。”龐樸先生逝世后,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于1月12日發來唁電,“龐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儒學文獻的編纂和整理工作,成就斐然,洵為名山事業。”龐樸先生在學術研究上成就卓然,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儒家辯證法研究》《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龐樸學術文化隨筆》《中國文化十一講》《龐樸文集》等。

在中國歷史上,名家大儒往往不做通俗寫作,流傳至今的《三字經》《百家姓》等蒙學讀物都是私塾先生在不經意間做出來的,然后廣為流傳。但這些“戒律”卻并沒有束縛龐樸先生:85歲高齡仍組織學者編寫《儒學小叢書》100種。

作為在全球中文學界有著廣泛影響的知名學者,龐樸先生2004年底受邀加盟山東大學,創建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推動儒學的教育、研究、傳承與傳播,極大提升了山東大學在全球儒學界的影響力。儒學研究中心創辦的《儒林》雜志、“儒林”沙龍、“儒學全球論壇(2005—2010)”,反響巨大,廣為學界同仁所稱道。2010年山東大學在儒學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儒學高等研究院,龐樸先生受聘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鑒于龐樸先生在孔子儒學研究及復興傳統文化中取得的巨大成就,2010年9月,在山東曲阜召開的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上,龐樸先生被授予當前儒學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孔子文化獎”,以表彰他在該領域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加盟山大以后,龐樸先生先后主持了《儒家學案(系列)》《20世紀儒學通志》《中國儒學通志》等儒學研究重大課題,選題持重允當、成果蔚然可觀,廣受學界好評。2014年8月,龐樸先生憑借30余年來對傳統文的堅守與倡導、以高齡之身牽頭組織當代名家主編經典普及讀本等被評為全國書博會“年度主題讀書人物”。

獎掖后學傳薪火

“先生學植深厚,淹通古今,見解獨到,創獲良多,代表著當代中國學術思想界的最高水平,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郭沂驚聞龐公仙逝,以晚輩后學之禮向先生表達悲痛思念之情,“獎掖后學,提攜晚輩,不遺余力。余結識并追隨先生20多年,每思及當年先生俯允撰寫哈佛燕京訪問學者項目推薦信和拙著《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之‘專家推薦意見’等往事,未嘗不感念系之!”【點擊咨詢】

 
電話:0574-55710102、0574-56563650 E-mail:leo@zikaozhuxue.com 寧波事業部地址:寧波市海曙區府橋街3號恒隆中心北裙樓5樓Copyright © 2010-2016,www.pcjxz.com,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弘德教育集團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浙ICP備14001100號-2